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互联网+”党建创新 构筑党群血肉情

2016-08-22 10:28:54 来源:

——四川省新津县“强基兴村”三年行动系列报道(二)

在当前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QQ群、微信圈、群聊等各种名目繁多的新媒体平台如何区分?如此多的“圈儿”,哪个才是最直接、最有效、最能长久发挥作用的民生诉求解决平台?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才能更好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创新运用“互联网+”效应,更好地构筑起党和群众的血肉之情?

“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为有效破解近年来一些基层民生诉求解决中“费力、不给力”等难题。四川新津县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基兴村”1624工程为契机,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运用互联网媒体平台,走出了一条以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一家亲·三值守”制度为主线,以镇(乡、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居民小组为辅助,以群团组织、村民议事会、村民监督委员会、流动党员之家等为补充的“多元共治”新型农村综合治理新途径。

据悉,新津“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公众号自今年6月初运行以来,已吸引包括在外新津籍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企业老板、全县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县内群众等各类群体“关注者”近万人。先后共推送反映新津改革发展进程等各类活动信息数千条,收集并处理各类投诉和建议事项20,904项,办理解决19,564项,办结率达93.5%。全县党员干部的作风由此得以重大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显著增强。

“互联网+”助推“值守”常态化

新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高强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公众号,是反映新津为巩固和拓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和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而探索建立的“三值守”制度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具体工作常态化体现的平台机制,是新津建立党员干部下基层常态化体制机制的又一创新举措。

该平台不仅是一个大容量的综合信息平台,人人都可以通过该平台推送的动态信息,及时全面了解全县各级各地各单位的相关工作情况,便于学习和交流。还是每个党员干部开展基层“三值守”的日常工作平台,每个值守人员值守后需登录该平台,完成痕迹记录。县委相关部门通过此平台终端可及时、全面、无差错地掌握每个值守人员在基层的适时值守动态,能够有效实施全面痕迹管理。

高强指着手机屏幕上的显示对记者介绍:“你看,比如,某某领导今天在某某镇某某村值守,进村入户走了几户村民,具体走了哪些农户家,农户都提出和解决了什么问题,在这上面均一目了然!”

的确,记者通过对后台运营负责人进行采访和实际观摩发现,新津的“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平台综合功能强大,既是值守者工作平台,也是管理者监督平台;既是宣传推广平台,也是交流互动平台。

最为重要的是,在当前新津“强基兴村”工作启动实施过程中,该平台能够实现将县、乡(镇)、村(社区)的党群服务团体等进行无缝链接,做到工作全覆盖、进程全掌握。所有乡镇和106个村(社区)的各种动态信息、资料等可形成“大数据”加以分析利用,适时共享。

该平台设置的最高权限还可通过账号登录查询到全县数据,可适时生成全域或局域汇总报告,具体查询到从县直各部门,到乡(镇),到村(社区)的“三值守”情况,甚至可具体到任意一个值守领导、任意一户问题的查阅和过程追溯。

一家亲 心连心 血肉情

“如今,这个平台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尤其是在构筑党群血肉关系、连接党心民心上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津县委组织部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朱勇说。

西南财大毕业的永商镇九莲村籍大学毕业生王敏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是通过朋友推荐关注的‘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公众号,最初还不太在意,后来连续关注后感到很惊讶,关于县里发展的各种信息都有。之前对个别党员干部的误解和偏见也逐步消除了!县里的创新创业活动及相关激励政策打动了我,现在都回乡创业了,还引进了一家公司租了100多亩土地种柑橘。”

“现在‘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号在深圳的新津籍朋友圈名气大得很哦。”在深圳工作多年的新津县马王村村民王大哥说,自己和叔伯姊妹常年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几个老人和小孩,一两年才回去一次,“村里有啥事,屋头发展成啥样,几乎一点不知道,偶尔电视里面有家乡的新闻也是一晃而过,网上信息又少,家里人经常电话里说也说不清楚。”

“自从加了县里的‘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公众号后,家乡的政策和面貌变化随时随地可以看,还能通过微信上‘我要参与’窗口,反映问题,提建议,参与活动。”王大哥说,“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和家乡不再有距离,与县里的心连得更紧!”

记者了解到,在新津,除了有“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公众号,还有乡镇“党群微信群”、村(社区)“党群微信群”、居民小组“干群微信群”,这四级平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将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储存分析,利用新津“三值守”村、镇、县三级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集中处置。按照线上线下诉求处理难度进行分级管理、建立台账、记录民情日记等,村(社区)值守领导、挂镇乡的县领导、县委书记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自下而上逐级解决群众问题诉求,同时进行痕迹管理。县上根据实际情况,每月对每个村(社区)5户~10户村民进行一次督查抽查,目前,新津的信访量比以前下降了30%以上。

“以‘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平台为引领的四级党群微信平台体系,真正做到了民情民意全掌握,线上线下可沟通、快处理,党员、干部、群众之间畅无不言。”新津邓双镇金龙村党委副书记龚丽娜说,以金龙村为例,利用村社党员微信群及其自下而上的县级微信公众号管理平台,结合“三视三问”工作法,村干部共走访群众8000余户次,收集意见建议239余条,解决问题224余条,问题办理率达到93%以上。

创新突破 “1N34”强基固本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强化农村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基层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农村自我建设、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对于新津而言,以“一家亲·三值守”微信平台为主的县乡村社四级互联网党建平台,只是新津构筑起党群血肉亲情、实现自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农村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创新建设以及“1N34”多元共治的基层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则标志着新津“互联网+”党建创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8月2日,记者在位于新津兴义镇的岷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看到,宽阔的广场上供群众使用的各种健身设备一应俱全,四处墙壁上“一家亲·三值守”、“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标语格外醒目,“殷三哥”工作室、“王世全文宣队”、树状的“大群团组织服务图”等版画和壁画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眼前。

“爱心小屋”的“想家视频通话”“社区家长学校”“周日读书郎”的一个个小朋友和“班主任”的名字……完备温馨的党群服务让记者感动。

“原来支部开会,有时一半的人以各种理由不来,少接触、少开会、少说话是大家形成的默契。而现在,只要通知开会,党员干部全到齐,未能及时加入支部的流动党员还主动要求参加。”谈及新津以党建为引领的“强基固本”行动情况,已有20多年党龄的岷江社区党委书记高志清开门见山地说。

对于作为新津的基层优秀党组织,岷江社区的党建工作究竟有多强的提问,高志清更是一语道破:“在党组织核心引领下,岷江社区走出了一条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区域共治新路子。”

据介绍,自从“强基兴村”工作开展以来至今,新津已先后投入2204.5万元,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使用常态化”的要求和“3年任务2年完成”的目标,对全县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提档升级”,新建、改扩建了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48个,配套广场25个。

近段时间,除了兴义镇岷江社区外,记者对新津五津、邓双、永商、花源、花桥等八个乡镇(街道)的十余个村(社区)进行了随机走访,所有党群服务中心良好的基础设备、设施及管理,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能力以及常态化的党群服务活动开展等,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津已经探索形成的“1N34”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已更加完善和加强,并持续彰显力量。杨凤群所在的岷江社区妇代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由于岷江社区是多个村组合在一起的有3000多村民的集中居住区,之前不稳定情况时有发生,妇代会通过主动融入,收集社情民意,把闲着无事的老人们聚在一起成立合作社,清理韭菜叶,每人每天可收入30元~50元,目前该合作社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200多人,年总收入近300万元。老人们不仅赚了钱,在一起有说有笑,心情格外欢畅。(王 进 何子蕊)